本网讯(特邀记者 何欣)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1月30日,吉利学院人文学院与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交流会暨教育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积极推进“稳就业”工作、“保就业”任务,努力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宪超、语言桥总监李璐、吉利学院副校长吕峻闽、人文学院院长边保旗共同出席。
双方围绕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精准就业、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现场
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宪超参会现场
吉利学院副校长吕峻闽参会现场
会上,吉利学院副校长吕峻闽指出,吉利学院坚持走“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教学场所与真实工厂相融合”“教师队伍与行业工程师队伍相融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之路,全面深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产教五融合”改革。学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做好专业和课程建设,促进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壮大,并吸引企业专家来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和学生就业指导。
吉利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边保旗参会现场
人文学院院长边保旗针对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生精准就业等方面提出了合作需求。希望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找到工业、行业的对接口、解决学生就业,支持企业发展。
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一定尽力为吉利学院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特色课程的研发、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实习就业合作等方面提供合作与支持,希望双方在未来的合作中加强交流,协同育人,促进双方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会后,由吉利学院副校长吕峻闽和朱宪超总经理共同揭牌,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正式成立宣告吉利学院与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先导,不断强化实践教育,共同打造校企双方高度融合的合作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深度协作,促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合影
朱宪超先生在为英语专业学生作题为“语言本地化和全球化”讲座现场
揭牌仪式后,朱宪超经理为我校人文学院学生带来了《语言本地化和市场化》的讲座。他提到,全球化给语言市场带来的机遇及挑战,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机遇,勇于接受挑战。讲座现场同学们积极地提问,踊跃互动。
据悉,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语言桥)自成立来形成以精品笔译、口译和同传、译员外包、企业培训、图书翻译与版权代理为主的五大业务布局,覆盖国际工程、装备制造、政府采购、文体娱乐、生物医药、游戏与动漫、法律财经、信息技术八大垂直领域。公司多语部涵盖了13个语种的专职翻译人员。据了解,语言桥还曾为杭州吉利汽车研究院提供过翻译项目服务,针对吉利学院的定位及主要发展趋势,朱总提出了汽车手册翻译合作以及人力资源服务,即提供人员服务等多方位可合作意向。
FOCUS NEWS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