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特约记者 任爽 朱巧怡 蒋飘逸 摄影 袁丁 杨岳)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各地红色资源,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7月17日至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小平院长、党总支书记李闯带队,思政教研室主任及全体教师分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航天旅游研学基地、彝海结盟纪念遗址、红军长征礼州会议陈列馆、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等地开展为期3天的思政课暑期实践研学活动。
在西昌航天旅游研学基地,老师们跟随讲解员细致了解了神舟、长征、天宫、嫦娥等飞行器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作用,学习了“万户”上天的历史和嫦娥工程的发展规划。
团队成员参观西昌航天旅游研学基地
在研学基地会议室,教师们聆听了凉山州关工委五老协会航天科普宣讲团团长、航天科普研学基地特聘科普专家、研学导师韩晓辉政委的带来的《载人航天精神》专题宣讲。韩政委以“党史·中国航天为主题”,从红色文化、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历史沿革和对应发射型号、航天技术和精神三个方面向老师们科普了载人航天知识。大家纷纷表示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发扬创新。
团队成员聆听授课
团队成员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合影
在彝海边刘伯承司令员与彝族果基家支头人果基约达(小叶丹)歃血为盟,使红军大部队顺利通过百里彝族聚居区,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彝海结盟”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老师们重温“彝海结盟”红色历史,感受历史的厚重和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为民初心。
团队成员在彝海结盟石前听讲解
团队成员在彝海结盟纪念馆前合影
红军长征礼州会议陈列馆展陈分为挺进礼州、军情连连、礼州会议、情深意长四个部分,讲解员通过大量图文资料,还原了红军长征礼州会议的峥嵘历史,老师们认真聆听,感受礼州会议在长征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队成员在礼州会议遗址旁举行“忆党史·唱红歌”主题活动,老师们用质朴的歌声深情回顾了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了党的光辉事业,深情的歌声飘扬在礼洲会议的现场,与革命先烈共鸣,引荡大凉山的回响。
团队成员在礼州会议纪念馆前合影
在邛海湿地公园,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邛海湿地的前世今生、邛海湿地从破坏到恢复重生的发展历程以及邛海湿地保护与建设和西昌城市发展相依相融的和谐局面,同时,聆听了湿地的科普知识,明白了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老师们纷纷表示,“在娱乐的同时能够接受湿地科普知识的熏陶,探索发现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这样的实践研学活动很有价值。”
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老师们深入序厅、社会生产力、等级和阶级、家支习惯法、婚姻家庭、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奴隶和劳动群众反抗奴隶制度的斗争九个展厅,了解彝族的基本情况、历史发展、彝族文化、祭祀和风俗习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等内容。在参观过程中,丰富的彝族文化令老师们惊叹不已,进一步了解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兴旺的重要性。
团队成员参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李小平院长指出这次实践研学活动,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地参观的感触,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给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上了一堂鲜活的思政大课。活动不仅增强了教师个人的党性修养和铸魂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也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育人元素。希望思政课全体教师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初心使命,把此次实践研修的所学、所悟、所思、所获运用到思政课堂教学实践中,推动思政课内容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的建党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FOCUS NEWS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