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特约记者 陈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为丰富学子们寒假生活,深化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1月25日,学校博雅学院、“艺起美好”非遗社联合举办的“美丽邂逅,非遗伴你过大年”文化讲座正式开讲。讲座特邀非遗传承大师和研究专家,通过空中“云讲堂”的线上视频方式,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国家级非遗新繁棕编传承人、国际工艺美术大师刘俊英
讲座伊始,刘俊英老师分享了自己传承棕编的故事并介绍棕编的编织手法,线上展示了设计精美、栩栩如生的棕编代表性作品。
国家级非遗蜀绣传承人、四川工艺美术大师张传蓉
滚针、 晕针、沙针、铺针......,张传蓉老师现场演示了十余钟蜀绣传统针法并介绍了蜀绣的悠久历史、代表性的蜀绣作品。
中国西部非遗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成都东软学院客座教授谢飞
谢飞教授从“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科技”等视角,用鲜活的实例讲述了非遗与产业互融互促、融合发展的关系。谢教授指出,依托产业力量,非遗传承保护才能更容易走入大众生活,从而焕发出新活力、新风采。 “非遗进校园”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讲座感受传统技艺之美,弘扬“非遗”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全校1300余位同学聆听了讲座,近距离感受了棕编魅力,领略了蜀绣技艺之美,了解了“非遗+产业”融合发展关系,触发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关注。
“艺起美好”非遗社创建人兼指导教师陈勇表示,非遗文化记录着历史变迁的鲜活脉络,通过春节邂逅非遗这盘“大餐”,来丰富同学们的节日文化生活,感受“非遗之美”,进一步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从而吸引更多青年学子了解、关注和爱上非遗文化。“艺起美好”非遗社黄兴宇同学听完讲座后感慨:“非遗传统技艺及作品是如此之美,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的执着坚守、精益求精和开拓创新精神是如此感人,非遗在传承保护上的困境是如此严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接好‘接力棒’,当好‘火炬手’,在非遗的传承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
FOCUS NEWS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