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原副处长余魅、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代宁、成都理工大学评估中心主任(原教务处处长)李少达、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毕剑、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原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务处处长)程庆、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覃庆国、成都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大学等十家四川省高校教务处领导专家一行16人齐聚吉利学院,就“十四五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吉利学院执行校长阙海宝、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王桂琴、教务部副部长张明、校务部部长助理高长虹陪同接待。
参观智慧教室
吉利学院成都校区于2020年7月23日顺利落成,搬迁成都以来受到社会各方关注。借此次研讨会来访吉利学院,各高校教育界专家代表一来表达对我校的关心关注,同时在岁末年初组织召开新规划新布局的研讨会,对从事高校工作的教育界专家来说也是开启新一年的工作开端。此次研讨会由吉利学院执行校长阙海宝主持召开,在”十四五“教育规划期间,与会专家们对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方向、学科专业构建以及产教研融合形式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专家研讨会现场
阙校长首先从吉利学院的基本情况出发,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以及吉利办教育的背景,本着回报社会的办学初心,从1999年办校,吉利学院前后经过三次升级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发展定位。从最早的为企业服务输送技能型人才,到后来紧随汽车产业技术升级而确定的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再到今天为应对全球科技化进程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计划,吉利学院围绕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趋势,用二十一年的时间验证了,吉利的教育史就是一部人才史,吉利的人才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吉利学院搬迁到成都,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阙校长表示,各位都是教育界的专家,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发展见地,希望专家们为民办教育把脉支招,互通有无,为全省高等教育发展出谋划策。
吉利学院执行校长阙海宝
研讨会上,各高校教育专家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结合各自单位从经验,与阙校长一道就我校十四五专业规划和人才培养方向进行热烈讨论,在交流过程中,迸发出了很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想法。吉利学院办学高起点高规划,优势明显,民办教育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同步才能突出特色,有竞争力;在专业设置上应体现少而精的特点,优化学科专业,去粗取精,人才培养定位才更明确清晰;而吉利学院搬迁成都,如何应对地域招生的差异化,提高专业的吸引力,也是摆在眼前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专家们还提出,工科龙头专业可利用吉利集团其丰富的产业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挖掘产业链中的配套产业,如智能制造,芯片研发等核心技术,开发新的专业和学科,迎合市场需求,打产教研融合的组合拳,使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落地。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保卫部部长、四川高校保卫学会秘书长、原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余魅
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代宁
成都理工大学评估中心主任(原教务处处长)李少达
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毕剑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原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务处处长)程庆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覃庆国
研讨会现场
崭新的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阙校长在讲话中谈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吉利学院将以成渝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借势借力,围绕产业群建设专业群,找准市场定位,优化学科建设;在北京大学和吉利控股集团的战略支持下,对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做好专业建设整体规划,依据“精基础、强应用、重交叉、促转化”的思路,把优势专业继续做强,使培育专业提升层次。探索“人才、专业、学科、科研、企业”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坚持五育并举,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按照千人千面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材施教,聚焦学生发展,培养“通专并重”的应用研究型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最后,阙校长表示,今天的教育专家研讨会只是开篇序幕,下一步将同各高校深化合作,期待领导专家同仁们多提供建议,让“十四五”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持续开展,促进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楼合影
FOCUS NEWS
更多 <<